全国咨询电话 13810107367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空气调节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4-28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
空气调节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英文简称PIVAS即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的简称,属于医疗洁净装备工程的一部分。在这里,药师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适宜性审核干预, 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品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的过程。

————2024 NEW START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设计应满足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模式的工艺要求,满足无菌条件下质量控制要求、符合安全与职业健康防护标准规定并有利于提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效率。



01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艺要求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选址应满足《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0〕62 号)》与《静脉用药调配 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国卫办医函〔2021〕598 号)》的基本要 求。选址应有利于减少外源性污染对静脉用药调配造成不利影响,远离各种污染源。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改建扩建的也不应设置在建 筑物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宜设置于人员流动少,且有利于药品(包括基础输液、针剂、成品输液) 运输的区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功能布局应符合静脉用药调配无菌操作工艺的原则,各功能用房之间联系便捷,人流、物流走向合理,不交叉。


如何进行功能布局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区按功能可划分为三个区域:洁净区、非洁净控制区、辅助工作区。 各功能区的设置宜应满足下列要求:

图片

功能布局图

洁净区设置一次更衣室、二次更衣室、调配操作间;洗衣洁具间与一更相连。

图片

非洁净控制区设置审方打印、摆药准备、成品输液核查与包装、配送、清洁间、普通更衣等区域;洁具清洗等用房设置应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辅助工作区设置药品二级库、物料贮存室、转运箱及转运车存放、综合性会议示教休息室等。

图片

淋浴室、卫生间、洁净空气系统机房等用房也属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辅助工作区,但不计入静配中心用房面积。

静脉用药调配操作间设置:

a)  抗生素药品及危害药品调配操作间,两个调配间净化空调系统可共用一个,但危害药品调配操作间应隔离成独立单元。

b)  电解质类等普通输液和肠外营养液调配操作间。

图片

图片

各工作区之间应设置空间隔离或缓冲措施。淋浴室、卫生间、空气处理机房应设置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之外的相邻区域。

注:以上图片选自邢台医专附属第二医院,侵权请联系小编~


人员流程要求

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应执行卫生通过要求,一次更衣室应有换鞋、洗手、干手的设施;二 次更衣室有挂洁净服、摆放帽子、 口罩、手套的设施与穿戴空间;进入调配操作间,应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水平层流洁净台或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加药调配操作;工作结束后,应按规定路线返回,离开洁净区。

图片

静脉用药调配操作人员流程见图 

物品流程要求

进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各种耗材,经验收、清点、脱外包装后,送入静调配中心二 级 库 ( 区 ) 暂 存 。按规定领药、贴签摆药、进仓;待调配药品和耗材分批通过清洁传入调配操作间。药品加药调配完成后,成品输液和废弃物传出调配操作间。调配操作物品流程见图。

图片

静脉用药调配操作人员流程见图 




0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空气调节

各区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根据药品调配工艺流程、卫生学、室内空调设计参数、使用时间等要求合理分区。其中,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空气调节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空气调节系统

洁净用房主要技术指标

一更、洗衣间,净化级别十万级,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5%;

二更,普通药物及TPN配置间,抗生素及毒性药物配置间,肿瘤药物配置间,净化级别万级,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5%;

层流操作台为百级。


分为两套空调系统

普通药物及TPN配置间及其洁净辅房;

抗生素及毒性药物配置间,肿瘤药物配置间及其洁净辅房。


气流组织

普通药物及TPN配置间及洁净辅房的净化空调采用一次回风系统,上送下风方式。

抗生素及毒性药物配置间、肿瘤药物配置间及洁净辅房的净化空调采用全新风系统,上送下排方式。


普通药物及TPN配置间设置百级工作台,靠墙布置。

该工作台虽为局部百级层流,但室内一旦有工作人员,就会产生紊流。因此,正确布置高效送风口的位置,合理组织气流走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在每个工作台正上方各布置一个高效送风口,对侧墙布置下回风口。


图片

普通药物及TPN配置间气流组织示意图


抗生素及毒性药物配置间设置5台ⅡA2系列生物安全柜,肿瘤药物配置间设置2台ⅡB2系列生物安全柜,均靠墙布置。

据《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11)要求:“在生物安全柜操作面或其他有气溶胶操作地点的上方附近不得设送风口。”故此配置间的高效送风口不能布置在安全柜正上方,另外,下排风口应在被污染风险高一侧(即安全柜)多布置,对侧少量布置,大限度地减少气体的滞留,且其附近不能有障碍。

图片

 抗生素及毒性药物配置间气流组织示意图

电解质类普通输液和肠外营养液调配操作间、抗生素和危害药品调配操作间等洁净区应采用净化空调系统,洁净区内不应设置普通风机盘管机组、多联空调室内机、房间空调器等不满足空气洁净要求的末端设备;

非洁净控制区、辅助工作区可采用舒适性空调;采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时,不宜在摆药台上面布置任何风机盘管机组等末端装置及其凝水管。



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

洁净区、非洁净控制区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应能满足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环境全年温湿度控制要求;

洁净区、非洁净控制区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除应满足冬季、夏季设计工况冷热负荷要求 外,尚应满足部分负荷工况的使用要求;

洁净区、非洁净控制区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独立系统,且冷热源设备数量不宜少于2 台。当利用医院集中冷热源供冷、供热时应确保满足调配工作全年空气处理需求,否则应设置备用冷热源。

阴凉库不宜采用医院集中冷热源供冷。



03洁净空气调节系统

洁净区应根据调配静脉用药品性质和危害药品危害程度确定空气调节系统分区和空气处理方式。

电解质类普通输液和肠外营养液调配操作间的空调系统应独立于抗生素和危害药品调配操作间,可采用回风净化空调系统。抗生素和危害药品调配操作间应采用全新风(直流式)净化空调系统。

净化空调系统应使洁净区整体处于受控状态,并应满足各室洁净度、温湿度和邻室压力梯度要求。

电解质类普通输液和肠外营养液调配操作间,抗生素和危害药品及与其相配套的一次更衣室、二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可分别合用一套集中净化空调系统可用一套集中净化空调系统。


洁净室气流组织和风口布置

洁净室气流流型和送风、回(排)风口布置应与其空气洁净度级别相对应,应符合 GB 50457 的有关规定并满足表 6 的要求:

图片

注:A级洁净度区域指生物安全柜、洁净工作台或封闭式自动调配设备实施调配操作的局部空间。 

洁净室气流应均匀分布,不应气流阻滞或气流短路;送风口、回(排)风口不应被障碍物阻挡,配套滤网应方便取出清洗;  送风、回(排)风口的布置应考虑人员、设备、出入口对气流组织和洁净度的影响,并应 满足以下要求:

1)  侧墙回(排)风口洞口上边高度不宜超过地面之上 0.5m,洞口下边离地面不宜小于 0.1m; 

2)  回(排)风口气流速度不宜大于 1.5m/s。

3)  在非单向流洁净室内设置单向流洁净工作台或类似封闭式自动配药设备时,其位置宜 远离回风口;

4)  在非单向流洁净室内设置单向流生物安全柜或需排风的封闭式自动配药设备时,宜布置在医药洁净室下风侧,且设备附近应设置排风口。

e)  送风口应采用高效过滤送风口;

f)  回(排)风口应采用可开型竖式百叶风口或孔板风口。



空气过滤器

通风、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过滤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应符合GB/T 14295 的规定,其中高效空气过滤器应符合 GB/T 13554 的 规定

b)  净化空调机组的空气过滤段应设置初效、中效过滤器。过滤器的选用、布置和安装方式应 符合GB 50457的规定;

c)  洁净空调应采用阻隔式高效空气过滤器作为房间的送风末端,高效过滤器的设计风量不宜 大于其额定风量的 70%;

d)  末级过滤器的运行工况风量不宜大于产品额定风量的 70%。



邻室压差监测

下列相邻房间应设置指示空气压差的装置:

a)  洁净操作间与非洁净控制区之间;

b)  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洁净室之间;

c)  相同洁净等级但需要保持空气压差的相邻洁净间;

d)  指示两侧压差的装置可采用机械式或电子式仪表,仪表的显示盘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的部位 和目视高度。当采用电子微差压计压差时,电子微差压计显示盘应具备当前示值显示、安 全压差范围指示、超限声光报警功能。当采用电子微差压计时宜对各差压数据进行集中在线监测和记录。


洁净园融媒体综合整理,部分选自《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


 


联系方式

  • 地址:北京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开发区
  • 电话:010-63332726
  • 联系人:郎坛
  • 手机:13810107367
  • 微信:13910804812
  • Email:langtan@fuyilian.cn